1 试棒的制作与分析 准备一根Φ30mm×200mm的试棒,材质为HT250,表面粗糙度为Ra0.8,在表面钻4-5个Φ5mm深3-4mm的孔,用AKZQB-2000C型铸造缺陷修补机进行焊补,补材选用0.8#、厚度为0.25mm的金属片及厚度为0.4mm的HT250铁屑。焊补处未见明显分界线、过渡区域微小、焊补点附近未见碳化物析出、焊补处金属组织致密,未见裂纹的产生。焊补点附近及整个试棒常温,焊补点金属颜色与母材相同,补材为0.8#的焊补点比母材更致密,补材为同材质的焊补点与母材致密度相同,金相组织分析:无裂纹、周边金相组织未改变、无内应力,未出现硬化、软化现象。
2导轨缺陷的焊补效果及分析
材质:HT200;热处理状态:表面淬火2件,硬度50—56HRC;未进行表面淬火2件,硬度170-230HB,缺陷Φ1-Φ6mm;深3-4mm缺陷数个。AKZQB-2000C型铸造缺陷修补机,补材为0.8#、Φ0.8mm的金属丝及HT200材质的铁屑。
焊补效果及分析:宏观检测,焊补点金属颜色与母材相同,无咬边、无烧痕,焊补点附近及整个制件常温。用30倍放大镜及硬度计现场检测焊补情况,结果显示:无明显分界线,焊补点金属致密、无裂纹、无砂眼,0.8#补材焊补点硬度180-220HB,HT200补材焊补点硬度210-240HB,未淬火导轨面焊补点附近,硬度HB160-210。淬火导轨焊补点附近硬度51-56HRC,未见退火、软化现象,经探伤剂检测合格。可以进行机械加工,焊补处金属颜色与母材相同,满足加工面缺陷修复的品质检测要求。
3传统的喷焊、电弧焊等工艺,对铸件的缺陷修复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喷焊的可加工性良好,但易产生裂纹、热变形、退火等现象,颜色与母体差别大,为机械结合,结合强度相对电弧焊低一些。电弧焊的焊补效果与选择焊条有直接关系,Z308的可加工性及裂纹的不产生性良好,但焊补痕迹及颜色与母体的差异难已消除,且价格高。传统焊补工艺中铸件的焊前升温及焊后保温也给大铸件的焊补造成了一定的不便。铸造缺陷修补胶使用方便,价格低,效率高,但属于非金属,颜色无法达到完全一致,不适宜对颜色要求严格的铸件。
4利用铸造缺陷修补机对铸造件的缺陷进行修复,铸件在修复过程中,不升温、不变形、无裂纹产生、焊补点金属致密,不产生硬点、无退火现象,可以进行任何机械加工。补材的选择不受材质的制约,通过不同材质补材的选择,可以达到焊补点性能、颜色与母体上的统一。补材与母体为冶金结合,结合强度高,不会产生脱落焊补质量符合铸件产品的质检标准,是值得广泛推广的一种新技术。但铸造缺陷修补机的焊补范围为Φ1.5-Φ1.2mm焊补点反复熔化堆积的过程,在大面积缺陷修补过程中,修复效率是制约其广泛推广应用的唯一因素。对于大缺陷,推荐传统焊补工艺与铸造缺陷修补机的复合应用。
上一条:
铸铁平板铸造缺陷修补胶的修补效果及分析 下一条:
铸铁平板(平台)的保养方法